本网讯(通讯员 熊俊欣 熊川琦 陈贝)10月31日- 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 “挑战杯” 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圆满落幕。本届竞赛以 “科技创新紧扣产业前沿” 为核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设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主体赛,以及 “揭榜挂帅”“人工智能+” 专项赛,来自全国 472 所高校的 1283 件作品入围总决赛。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ChronoBot-具身智能长时序任务》项目团队凭借前沿技术创新与扎实实践成果,在“人工智能 +”专项赛挑战赛道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创下学院在该赛事专项赛道的历史最佳成绩。

团队成员张森之、向河宇、向逸、王凯瑞、李思瑶同学,在卢涛、戢峻、柴笑宇三位老师联合指导下完成的《ChronoBot - 具身智能长时序任务》,直面人形机器人实机落地的核心技术瓶颈 —— 复杂场景下长时序任务规划精度不足、执行效率低等行业痛点。团队历经多轮攻关,深耕具身智能长时序任务规划领域,创新性研发出融合多帧拟合算法、自适应规划模型与端边云协同架构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多帧视觉数据拟合提升环境感知准确性,依托自适应规划模型让机器人灵活调整执行路径,结合端边云协同架构降低系统时延与能耗,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部署。此方案解决了人形机器人长时序任务实机落地难题,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具有显著行业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



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下,计算机学院在本届“挑战杯”备赛进程中,积极构建了“宣传动员-院赛选拔-精细打磨-专家辅导”多维发力的全链条科技创新培育机制。开展院级“挑战杯”选拔赛,从众多参赛项目中精准发掘优质项目;邀请各类专项辅导专家,对重点项目实施“一对一”精细打磨,聚焦技术痛点的突破以及成果的可视化呈现,开展多轮专项辅导,从技术可行性验证、市场需求分析、答辩逻辑梳理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项目的竞争力。
我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模式。聚焦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培育更多兼具学术深度与应用价值的科创项目,力求在“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中再获佳绩,培养更多“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审稿 李琪娜)